南岬時代環境背景
1867年美國羅孚船在南岬觸礁沉船,船員登上南灣海岸,幾乎全遭墾丁龜仔角社(今墾丁社頂部落)的原住民殺害(羅孚船事件)。同年美國派兩艘戰艦來南岬懲罰“野蠻人”。1871年兩艘琉球宮古島的船遇颱風,一艘漂至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的八瑤灣,多人遭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八瑤灣事件),並引發1874年日本西鄉從道率軍攻打牡丹社的事件。事後美國和日本政府皆要求清廷在南岬設置燈塔,以避免海難事件。
1875年任職中國海關的燈塔設計的專家韓德善 (David Marr Henderson) 的助理工程師畢齊禮(Michael Beazeley)率隊前往南岬探勘燈塔用地,並試圖與原住民協商購地事宜。於是一行41人於6月18日從旗後出發經過東港、枋寮、荊桐腳(枋山)、楓港、車城、猴洞(恆春)到達射麻里(永靖)及八姑律(港口),再沿鵝鑾鼻半島東岸南行,向西橫越半島至南灣(Kwa Liang Bay)的帆船石附近,在沿半島西岸南下到南岬南端的燈塔用地。返回途中,在八姑律(6月25日)與大頭目卓杞篤 (Tauk-e-Tok) 及其他五部落頭目簽約,以一百銀兩購得用地。
1875年畢齊禮(Michael Beazeley)率隊赴南岬勘察南岬燈塔用地行走路線圖。圖中射麻里到八姑律的溪應向左轉九十度。
資料出處:Beazeley, M. Notes of an overland journey through the southern part of Formosa in 1875, from Takow to the South Cape, with sketch map.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n.s. 7 (January 1885): facing p. 64.
在整個11天的行程,畢齊禮詳細記載沿途自然景觀、人文風情、與原住民協商通行的種種困難處。有關植被景觀的部分如下:
① 在南岬部分,在莿桐腳遇到沈葆楨正率領淮軍八千人進擊內獅頭社、外獅頭社、竹坑社等部落(大龜文王國),這稱為內外獅頭社事件。從枋寮到荊桐腳的海岸林全遭砍伐,一則為闢建到恆春的道路,另則為防範原住民躲藏。
② 荊桐腳以南至車城由於氣候較乾燥,大量的灌叢出現。畢齊禮的描寫為「沿著一條趣味盎然的道路前進,是整個旅程中最漂亮的一段,令人震驚。這條小路穿過幾乎完全由Vitex negundo(黃荊、埔姜)組成的濃密矮林,高8或10英尺。花朵正在盛開,薰衣草色的穗狀花序非常令人愉悅。溪流河床中的地層是灰色砂岩、礫岩和頁岩。」
③ 南岬半島的東岸多沙丘、懸崖,植被由草地、密集的番石榴、cycads(蘇鐵,即海棗)、screw-pine(螺旋松,即林投,果實像松毬)及熱帶叢林所組成,極難通過。
④ 南岬半島的西岸多為珊瑚礁,森林遠較東岸美麗,長滿棕櫚類、風藤、芋、白榕、水藤、番石榴、毛柿等物種,樹上有許多蝴蝶蘭 (Phalaenopsis Sanderiana,菲律賓特有種),即是現在的臺灣蝴蝶蘭。
⑤ 南岬燈塔用地由大片草地、海棗、高大的毛柿、密集的闊葉樹所組成,猴子也很多。
南岬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由英國人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所設計,所有的塔樓和燈具均由英國Chance Brothers公司所建造,最後於1883年完成及啟用。在燈塔興建期間,也在附近的珊瑚礁岩上裝置一臨時燈塔,暫時使用。當時燈塔的周圍地區仍維持相當完整的熱帶海岸林及熱帶森林,物種豐富。
至於燈塔興建期間及完成之後所有的補給維護及人員的運送都採海運,不走陸路。1870年大清皇朝海關總稅務司英人赫德 (Robert Hart, 1835-1911) 為照料中國沿海許多燈塔的維修和補給,特別訂購兩艘海關巡防艦“飛虎”(Fei Hoo) 和“淩風”(Ling Feng) 號,排水量300噸,以蒸汽機為動力,同時還有三桅,也可借助風力航行,此外還配置二門砲。南岬的後勤補給多半仰賴"淩風”號由打狗往返支援。這兩艘船一直服役到二十世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