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蓪草產業的興衰史

戰後時期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因國際市場的需求漸增,加上政府也鼓勵原住民栽種蓪草。因此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及苗栗縣的南庄鹿場等地幾乎所有原住民部落皆恢復栽種蓪草,產量大增。整體戰後蓪草市場在1980‐1982年間達到巔峰時期。五峰鄉(茅圃、桃山、石鹿部落)、南庄鹿場部落多種植得尼奧品種,因其髓心色白,且易通脫,中心空洞小,採收量大,受到所有廠商的喜愛。故五峰及南庄兩地區蓪草原料之採收,能維持至蓪草業沒落為止。

戰後臺灣蓪草製品(如蓪草紙、蓪草花及裝飾品)以外銷美國市場為主,1950年代石油化學疾速發展,陸續出現許多大量價格低廉的塑膠製品。1958年塑膠花出現,此革命性的科技發明可以說重創臺灣之蓪草產業,之後蓪草產量一路下跌。這也導致新竹老牌業者金泉發蓪草行於1972年結束長達約130年的蓪草事業。

到1971年,臺灣的蓪草紙工廠僅剩約7 家,幾全集中在新竹市內。之後由於染色技術及防火技術的改良,對美之銷路再度打開,而於1980‐1982年間再度達到巔峰時期。1982年之後雖然臺灣大學農業研究中心成功研製出蓪草的剖削機,但隨著塑膠花的日漸大眾化及廉價化,終使蓪草花的光環消散,風華不再。到目前為止僅剩下苗栗南庄、新竹五峰鄉桃山村、花園村等地,以觀光為目的而進行的少量種植,以及少數文化藝術工作室的成立,盼透過推廣與傳承,讓蓪草工藝能延續下去。


臺灣蓪草紙輸出量(1952-1971)

1952‐1971年蓪草紙輸出量統計圖

資料出處:謝華英,2010,以族群關係的視角論後新竹地區蓪草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蓪草紙裁切社

蓪草紙需以「草刀」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