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植物及植披介紹

  臺灣海棗(Phoenix hanceana)

屬於棕櫚科,又名臺灣桄榔、臺灣糠榔、糠榔。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莖高3~6公尺,幹上密被落葉後殘留的葉痕;一回羽狀複葉長約 2 公尺,呈螺旋狀叢生於頂莖頂。花雌雄異株,形成20~30分枝的肉穗花序,由一長橢圓形的佛焰苞保護。果實為漿果,長橢圓形,成熟時漸為橙黃色,再轉呈紫黑色,果實可食用,類似棗乾。本種的分布極廣,從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經中南半島、中國南方至菲律賓。在臺灣多分佈在南半部較乾燥的低海拔地區,特別是海岸坡地,目前其族群多因墾植開發而消失殆盡,留存植株則呈零星分布狀態。臺灣海棗與產於中東地區的著名椰棗(Phoenix dactylifera,海棗、波斯棗)是同一類植物,但果實遠較椰棗為小,果肉不多。


臨海的臺灣海棗植株。

資料出處:呂碧鳳

臺灣海棗的果實。

資料出處:呂碧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