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的探究與發表
蓪草植物學名的正式發表(1852年)
1850年6月廈門領事萊頓去世,但萊頓夫人繼續收集米紙植物,經過數次嘗試最後還是送回英國皇家植物園一部分的莖和葉片。胡克也曾看見在廣州的驗茶師及博物學家約翰‧李維(John Reeves)所擁有的一幅米紙植物的繪畫。根據這些不完整的莖葉標本和圖畫,胡克園長終於能拼湊出米紙植物的圖片及真實長相,而於1852年在“植物學雜誌及邱園雜記”(Hooker’s Journal of Botany and Kew Garden Miscellany)第4卷50‐54頁發表蓪草的正式學名:Aralia ? papyrifera Hooker。由於沒有見過植物分類最重要的特徵花及果實,就暫歸於五加科的五加屬(Aralia)植物,種名"papyrifera"是指"紙"的意思。雖然沒有完整的證據標本(模式標本),但依據前述的植物命名法規,在2007年之前發表的名稱可以依據一幅插圖,因此 'Aralia papyrifera Hooker'的種名是合法發表的學名。胡克發表蓪草的圖片之後,隔年1853年才看到1834年喬治·班尼特(George Bennett)在新南威爾斯、巴達維亞、亞齊海岸、新加坡和中國的旅遊記《Wanderings in New South Wales, Batavia, Pedir Coast, Singapore, and China》第2卷所發表的蓪草植物圖片,他說這才是最早的一幅描繪蓪草的圖片。
蓪草新種發表之後,約翰‧寶寧繼續贈送蓪草材料,其中包括一株活的植株於1855年12月在皇家植物園開花,這使得胡克園長終於能於1856年在植物學雜誌 《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創辦於1787年,持續至今的植物插圖類雜誌)發表蓪草花果的圖片。從此之後蓪草就變成歐洲及北美洲流行的園藝景觀植物。
蓪草植物學名的訂正(1859年)
蓪草發表時,它在五加科的地位尚不明確,因此胡克暫時先納入五加屬(Aralia)。很快地許多專家認為它與五加屬物種的關係並不密切。卡爾·科赫 (Karl Koch, 1809‐1879) 是德國的植物學者,1859年他在園藝及植物學週刊《Wochenschrift für Gärtnerei und Pflanzenkunde》第69頁將威廉胡克所發表的蓪草學名從五加屬"Aralia" 轉移至美洲五加屬(Didymopanax),蓪草改名為: Didymo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但美洲五加屬各具有5枚花瓣及雄蕊,僅分佈在中、南美洲,而蓪草的花瓣及雄蕊多為4枚,同時葉片的形態特殊,與五加科的其他屬及物種相差甚遠,因此卡爾·科赫就將蓪草改成獨立的屬,稱為'Tetrapanax','Tetra'是四的意思,'panax'是人參的意思,在同一年同一刊物第371頁發表新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威廉•胡克的姓氏仍保留在括弧內。之後全球就開始使採用這學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