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翻開中國的本草史,二千餘年來自《爾雅注疏》、《神農本草經》、《本草圖經》、《證類本草》、到《本草綱目》,均有通草(蓪草)及通脫木的記載。但其區分及說明相當混淆,有時合併使用,有時當作不同條目,也有將其他三至四種不同的種類納入通草之列。至於西方的文獻則在1741年首次提到臺灣的通草髓心,之後到1834年則有通草植物圖片的發表。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之後,打破了中國18世紀中葉以來的鎖國政策,東西文化交流之門因此大開。在外貿產品中,用米紙(通草紙)所繪製的彩畫圖及製造出的人造紙花在歐洲開始引起一股熱潮。但植物學者對米紙的來源十分好奇,經過多年不斷的收集標本材料及研究,終於在1852年正式發表了蓪草的新物種學名,其依據的標本材料大多來自臺灣,因此蓪草成為臺灣第一種正式發表的植物。
由於蓪草產業在臺灣至少有二百年的歷史,在清朝、日治時期到民國四、五十年,蓪草的地位僅次於茶、糖、樟腦,成為臺灣重要的出口商品。本展示之重點在完整呈現蓪草的發現及利用過程,同時也概述臺灣蓪草產業的發展始末。
歷史上的蓪草記錄
-
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嬪當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羅為之,插五色通草蘇朵子,披淺黃叢羅衫,把雲母小扇子,靸蹲鳳頭履以侍從。
《中華古今注》 -
草生江南,高丈許,大葉,莖中有瓤,正白,零桂人植而日灌之以為樹也
《爾雅注疏》第13篇《釋草》的「離南、活莌」 -
今人謂之木通,而俗間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此木生山側,葉如蓖麻,心空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本草圖經》 -
時珍曰︰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濃味辛;白者皮薄味淡。《本經》言味辛,《別錄》言味甘,是二者皆能通利也。
《本草綱目》 -
性利水,兼通乳竅。染以綵色製花,鮮明可愛。出淡水雞籠諸山。
《諸羅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