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蓪草產業的興衰史

清治時期

臺灣的蓪草產業以蓪草紙等原料的生產及出口為主,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轉而輸出蓪草花及裝飾品。產地最初以清代的淡水廳(包括新竹地區)為產銷大宗,日治末期東部的蓪草生產開始興起。從清代到戰後1970年代沒落為止,歷經約200餘年的期間,其間幾經數次蓬勃發展及衰落的歲月。

清領初期,臺灣北部尚屬於初墾階段,因此蓪草產量及交易量相當有限。十九世紀則因外銷畫的帶動使得蓪草出口量漸增。但蓪草產地多位於番地,常因番情而呈現場量不穩定狀態。當時蓪草為野生狀態,無人工栽培,因此其產量和品質的穩定度受到限制。隨著蓪草輸出需求的提升,在供需上尚能維持平衡。後來隨著劉銘傳奏設臺灣撫墾大臣,並在全臺設置撫墾局及分局,在原漢關係改善後,其產量於1893 年達到清治時期的最高峰。此期間發生三次是件,影響蓪草產量:

光緒10年(1884年)中法戰爭,臺海貿易已嚴重受阻,蓪草輸出量大幅減少。
光緒12年(1886年) 巡撫劉銘傳率兵馬大舉開赴大嵙崁,進行撫番之戰。
光緒17年(1891年) 大嵙崁附近三角湧(三峽地區) 與雙溪口(新店-烏來地區)的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發生爭鬥。

在清治時期蓪草原料,基本上是由原住民所採收,再經由客家人仲介售與新竹城內福佬人經營的蓪草業。蓪草業的經營尚屬於家庭式加工業,自製蓪草紙後出售,或是轉運至大陸。光緒4年(1878)金泉發商號創立,最為穩定且具規模,直到日治初期仍為蓪草業的獨占者。


清代蓪草紙出口量 (1867‐1895)

清代淡水海關蓪草紙出口量 (1867‐1895)。(1 擔=133磅=60.45 公斤)

資料出處:洪麗雯,2007。藝術與產業的交會:清末臺灣蓪草之運銷。臺灣學研究,4: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