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克羅尼西亞 (Micronesia) 植物標本主要採集者

1914年12月,也就是在日本接收委管密克羅尼西亞前,日本文部省開始遴選各帝國大學的人員前往南洋群島進行學術調查。其中植物資源的調查方面,當時的臺灣總督府除了積極進行台灣地區的植物資源調查外,亦針對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及南中國(特別是海南島及華南地區)展開系統性的資源調查。該工作包含天然資源的基礎調查研究、熱帶有用植物(如金雞納樹、可可、椰子、咖啡、瓊麻、柚木等)的調查、引種、栽培及推廣。

而時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部長─金平亮三 (Ryozo Kanehira) 則是負責參與東南亞、印度等熱帶有用植物的調查工作,除多次奉派至外南洋調查外,也於1928年返回九州帝國大學任教後,再度受南洋廳委託前往南洋群島 (指內南洋) 進行調查。除發表數篇調查成果外,更於1933年出版《南洋群島植物誌》,這對當時的調查研究具有很大的貢獻。而金平亮三所採集的密克羅尼西亞標本,大多存放於日本九州大學,此外也部分存置於台大植物標本館 (TAI) 及少數存放於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 (TAIF)。

另一位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細川隆英 (Takahide Hosokawa), 於1932年從臺北帝大生物學科畢業後,翌年也投入南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調查工作,他所採集的標本除了大舉提昇臺北帝大腊葉標本館的館藏量外,所發表的南洋植物研究文獻更多達30篇以上,足以顯示細川隆英在南洋植物研究上的重要性。

(1) 金平亮三 ( Ryozo Kanehira)

金平亮三 (1882-1948),1907年東京帝國大學林學科畢業,1909-1928年先後擔任臺灣總督府技師、林業試驗場場長及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部長,致力於林學研究,並於1913-1932年多次赴南洋進行熱帶有用植物及林學調查,特別著重金雞納樹、可可、椰子、咖啡、瓊麻、柚木等的調查、引種、栽培及推廣。其標本大多典藏於日本九州,並將考察成果彙整撰寫成《南洋諸島視察復命書》及出版《熱帶有用植物誌》、《南洋群島植物誌》等。其中《南洋群島植物誌》為當時日本在南洋地區最重要的林業文獻及成果,金平亮三更以此獲頒日本農學及學術界最高榮譽之會賞獎項。

金平亮三

( Ryozo Kanehira,1882-1948)(前立者),後面為早田文藏(Bunzo Hayata)

資料出處:林業試驗所

(2) 細川隆英 (Takahide Hosokawa)

細川隆英 (1909~1981),為日本植物學家。出生於熊本縣,為政治世家細川家族的後代,1914年全家移居台灣。1932年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生物學科,專攻植物學,並發表台灣產豆科植物的研究論文。於1933-1942年間赴南洋群島 (Micronesia) 進行共七次的植物調查,包含帛琉 (Palau or Belau)、馬里亞納 (Mariannes)、波納佩 (Ponape or Pohnpei)、科斯雷 (Kosrae or Kusaie)、楚克(Chuuk or Truk)、雅浦 (Yap) 六個島嶼。其標本主要收藏於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也依據這些標本陸續發表了近158新種,由此可見細川隆英對於南洋植物研究的極重要的貢獻。

1946年遣返回日後,相繼於熊本女子大學及九州大學任教,並於1951年擔任九州大學理學部生物學教授,除陸續進行南洋群島的研究發表外,也轉向植物群落結構、植物生態學的方向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細川隆英返日後,曾來信予臺灣大學商討寄還當時他於南洋群島採集的植物標本複份,由此可見南洋研究對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與意義。此外,他也積極關注國內、外的植物生態學動態,於1959年提出植物地理學中的Hosokawa’s Line理論,在當時獲得極大迴響。1973年於九州大學正式退休,1981年病逝,享年72歲。

細川隆英

(Takahide Hosokawa,1909-1981)

資料出處:家屬提供

1952年細川隆英致信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 潘貫教授,請求予以寄回當年他於南洋群島 (Micronesia)採集的複份標本

資料出處:臺大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