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越道路沿線植物調查

1911~1912年的阿卑橫斷線的行程,以探勘及規劃臺東與阿猴的聯絡鐵路為主要目的,沿途由川上瀧彌及佐佐木舜一負責調查及採集植物,總計只記錄到226種植物。所採集的標本大部份存於東京大學的植物標本館,在臺灣所蒐藏的計有林業試驗所(TAIF)的48份標本,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的16份標本。當時整條阿卑橫斷路線上最珍奇的發現是一種大花草科(Rafflesiaceae)的寄生植物。

川上瀧彌(Takiya Kawakami,1871~1915)

日本植物病理學者,山形縣人。畢業於北海道札幌農學校,1903年,任總督府技師、農事試驗場植物病理部長、有用植物調查事業主任。在全島進行大量的採集調查,大部份的標本(包括新種發表所依據的模式標本)均送回日本收藏。1908 年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館長,1910年創立臺灣博物學會,同年並編纂《臺灣植物名彙》,共記載了臺灣顯花植物及高等隱花植物2,368種。1915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現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後,成為首任館長。

資料出處:歐陽盛芝、李子寧,百年追思:從素木得一遙想川上館長開創的博物館年代,臺灣博物季刊 34 (3): 6。

佐佐木舜一(Syuniti Sasaki,1888~1961)

1908年來臺,任職於臺灣總督府林業部,致力於臺灣植物的調查研究及標本採集。在臺灣三十餘年,標本採集數為日籍學者中最豐富者,著有 『綱要臺灣民間藥用植物志,1924年』、『臺灣植物名彙,1928年』、『臺灣林業部臘葉館目錄,1930年』等。

資料出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之後1934年10月佐佐木舜一、宮川象三及倉田猛三人受臺東事業區委託,進行知本越道路沿線森林植物、群落及材積的調查。自高雄州屛東郡西瓜園附近北溢寮溪的河床開始,經過霧頭山附近海拔1660公尺的越嶺最高鞍部到達知本溫泉,同時在呂家社後山太巴六九附近再調查一個對照樣區。總計選取17區調查,全部資料整理結果於1935年在『臺灣の山林』發表「知本越植生調查豫報(主として臺東事業區管內) 」,做為臺東事業區林業施業經營的參考依據。

1934年10月佐佐木舜一、宮川象三及倉田猛三人的植物及群落調查地區及路線圖。

資料出處:佐佐木舜一、宮川象三、倉田猛,1935,知本越植生調查豫報(主として臺東事業區管內)(1),臺灣の山林,114: 9。

除阿卑橫斷線之探勘外,其他日治時期1905~1939年間採自知本越道路的標本總計753份(471種),絕大部分是1930年之後所採集的。主要的採集者為鈴木重良(1932年8月27~31日)、佐佐木舜一(1934年10月8~10日)及細川隆英(1932年8月20~23日),其他少量採集者有松田英二(1918年7月)、福山伯明(1936年5月10日)、楚南仁博(1934年3月20日)、田川基二(1934年10月3~4日)、正宗嚴敬(1936年5月10日)、瀨川孝吉(1936年5月9日)等。這些採集者所採集的標本分別由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及日本的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神奈川博物館及美國的費城自然史博物館所收藏。

鈴木重良(1894〜1937),穿白衣服者

1917年來臺,先後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廠及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助教授。1928年擔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助手,1937年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他在工藤祐舜教授的指導下,積極展開臺灣植物的採集調查並充實臺北帝大腊葉館的館藏,其中臺灣特有種─鈴木草(Suzukia shikikunensis Kudo) ,則是工藤為表彰鈴木重良的貢獻,以其姓氏命名。

資料出處: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

知本越道路發現的新種計有23種,包括臺灣奴草、銀脈爵床、追分忍冬、大黃鱔藤、小金石榴、臺灣牡丹藤、臺灣敗醬、臺灣蘆竹、尾葉懸鉤子、初島氏宿柱薹、林氏茜草、阿里山薊、鄧氏胡頹子、屏東花椒、細川氏天名精;臺東耳蕨、臺東鱗毛蕨、紅柄鳳尾蕨、頂羽鱗毛蕨、對生耳蕨、寬片膜蕨、薄葉大陰地蕨及臺灣貫眾蕨。新種發表所依據的模式標本計有36份,其中屏東花椒(Zanthoxylum wutaiense Chen)的模式標本是1972年採自霧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