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線概況

(1)關山越警備道路西段

關山越嶺道路自檨仔腳(寶來)至マスホワル(梅山)途中,多曲流、河階或沖積扇,例如美秀台、妖怪台 (Obake,勤和台)、歐帕喀爾台 (Opaker)、琉球台、塔喀珠安台 (Takachuan)、濁水台(清水台)、薩巴阿爾台 (Saboaru)、比鼻烏台 (Bibyu,復興)河階等。河階之間均以吊橋連接,因此關山越嶺道路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多達20座吊橋。其中跨越布唐布那斯溪(濁水溪),銜接琉球台與濁水台的濁水吊橋是整條道路最長、景觀最佳、展望最好的吊橋。

關山越警備道路與民國61年10月通車的南橫公路在路線上以西段的差別較大。在桃源至復興之間,越嶺道走荖濃溪的左邊,南橫公路走右邊,到復興會合。梅山以上,南橫公路需繞進一支流再轉出,在新關及嶺關之間與越嶺道交叉。之後公路在越嶺道下側平行前進,兩者落差在50~150公尺,直到關山埡口,南橫公路通過大關山隧道,關山越嶺道路則從其上方稜線鞍部越過。整條越嶺道路從新關經嶺關、中之關、檜谷、大關山駐在所到關山埡口均沿著海拔3668公尺的關山北坡闢建。

關山越嶺道路(紫色虛線)桃源-復興之間的河階及吊橋,荖濃溪右側的藍色方形點線是後來1972年10月通車的南部橫貫公路。

資料出處: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聯勤司令部測量處,1956年。

濁水溪吊橋附近的衛星照片

紅色點線是關山越嶺道路線,主流荖濃溪的右邊可見到南橫公路。跨越濁水台及琉球台的濁水溪吊橋可以清楚看到,該橋於民國77年8月重建,民國86年1月再度竣工(可以行走果園搬運車),琉球台中間是果園,有一農家。

資料出處:2005年福衛二號照片。

跨越布唐布那斯溪的濁水吊橋

前面這一端為琉球台,後面另一端為濁水台(清水台),右邊下方遠處的平台是荖濃溪另一邊的塔喀珠安台。右上角有雲的山峰是鐵本山(2523公尺),向左有一長稜延伸到玉山國家公園的梅山遊客中心。這一長稜後方的小山頭是庫哈諾辛山(3114公尺),從中之關攀登。濁水吊橋是關山越嶺20座吊橋中最長、景觀最佳、展望最好的吊橋,長209公尺,高40公尺,寬度1.2公尺。關山越嶺道大部分的吊橋(如美秀吊橋、天龍吊橋等)的寬度均如此,橋面木板未鋪滿。

資料出處:謝長富,攝於1971年1月16日

嶺關警察官吏駐在所舊址

後面朝北,下方溪谷是荖濃溪。左方遠處的平緩山頭是新望嶺北峰(2464 m),主峰 (2481 m)在左邊,恰好被馬馬宇頓山的斜稜遮住。正後方是荖濃山及其直下荖濃溪的陡坡,坡上多為草生地。右邊最遠的弧形山頭是六溪山(2057 m),後來的梅蘭林道從其左邊通過,進入楠梓仙溪流域。

資料出處:謝長富,攝於1971年1月16日

關山埡口(海拔2920公尺)是關山越嶺道路最高的越嶺點,木樁上寫著「高雄州、台東廳境界」。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關山(海拔3668公尺)

關山越嶺道路沿著北坡闢建。

資料出處:千千岩助太郎,1936年,臺灣山岳寫真集。

關山越嶺道路自寶來至梅山沿途,由於地勢平坦,居住人口較多;加上屬於西南氣候區,冬半季乾旱。因此在自然植被景觀上以草生地、灌叢、落葉性矮林及河岸岩生植群為主。常見樹種包含台灣欒樹、黃連木、克蘭樹、無患子、山漆等落葉樹種,及桂竹、車桑子、台灣蘆竹、五節芒等其他物種。梅山以上沒有部落,海拔已高於一千公尺,因此林相漸佳,進入常綠闊葉林。

1930年代台灣的樟腦產業面臨德國及美國合成樟腦的競爭,樟腦專賣局仍挹注更多人力資金,進行樟樹的調查、培育新品種等措施,以提高樟樹蘊藏量。樟樹的分佈在南部可到達1500公尺,而此時梅山以上地區林相仍保持良好,因此六龜出張所在昭和11年派出人員赴該地區調查,留下數張關山越嶺道路的珍貴照片。

昭和11年(1936年) 11月臺灣總督府樟腦專賣局六龜出張所的人員走關山越嶺道,到直轄的製腦地勘查樟腦分佈狀況,調查地點為荖濃溪最上游的關山、タボオワ(梅山-南面山之間的區域)、新望嶺。經過喀呢(桃源)後在少年溪吊橋之前所拍攝的荖濃溪上游照片。

資料出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aa/aa.html)。

昭和11年 11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六龜出張所的人員循關山越嶺道路,到直轄的製腦地荖濃溪最上游的關山及タボオワ,勘查樟腦分佈狀況。住宿於マスホワル (梅山) 警察官吏駐在所。

資料出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aa/a9.html。

2009 年之莫拉克颱風及99年的凡那比颱風所帶來的極端降雨,在山崩、土石流及堰塞湖之交互肆虐下,導致濁水溪及荖濃溪河面明顯變寬,新舊濁水溪吊橋均已消失,其他附近的少年溪吊橋、美秀吊橋、清水吊橋等也全部遭沖毀。2012年6月10日,在西南氣流與梅雨鋒面雙重影響之下,引發超過1,500 mm的超大豪雨,濁水溪河床再度增高,終於高過琉球台,於是溪水泥流越過台面向下游漫流並下切形成另一河道,也將大部分的琉球台切斷,形成「琉球嶼」。自此關山越警備道路西段保留最好的路段幾乎完全摧毀殆盡,吊橋也消失一空。

從勤和台展望2012年6月10日被濁水溪泥流越過而切離的琉球台。濁水溪吊橋於2009 年之莫拉克颱風已被沖毀,消失不見。

資料出處:Google Earth Pro, 2016年。

(2)關山越警備道路東段

關山越警備道路東段與1972年通車的南橫公路大致重疊,越嶺道僅在向陽、利稻上方(摩天繰)、天龍吊橋三處南橫公路在迂迴下坡時採直線捷徑。關山越道路經過海拔最高的州廳境界,即進入台東里壠支廳,經一公里到達海拔2960公尺的關山駐在所,這是整條越嶺道路海拔最高的駐在所,在三層疊石上興建的堅固山屋,僅配置三位員警,物資補給均十分不便。從此處向東經向陽瀑布到向陽駐在所(2500 公尺)之間,經過的是以臺灣鐵杉為優勢的針葉林,間夾有臺灣二葉松林。

關山駐在所

鄰近關山埡口,是關山越警備道路海拔最高的駐在所,防禦設施堅強。周邊為臺灣鐵杉及臺灣二葉松林。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向陽瀑布

在溪頭駐在所附近東側。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臺灣鐵杉林

分佈於向陽駐在所以上至關山埡口。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自向陽駐在所以下,即進入霧林帶,原先的針葉林逐漸轉變為以臺灣紅檜為主的針闊葉混淆林,涵蓋哈利卜松(ハリポソン)駐在所到接近戒莫斯(カヒモス)駐在所海拔約1800公尺的地帶。從戒莫斯駐在所(1870公尺)以下到海拔約1000公尺的利稻部落則為常綠闊葉林的楠櫧林帶。在天龍吊橋、霧鹿(ブルブル)見張所及霧鹿駐在所一帶因地屬峽谷地形,岩生植被發達,有天龍二葉松、青剛櫟、臺灣櫸木、太魯閣櫟、阿里山千金榆等為優勢的群落。

針闊葉混淆林

以巨大的臺灣紅檜為優勢種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戒莫斯(カヒモス)駐在所配置人員眾多。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天龍吊橋

橫跨霧鹿溪,全長為110公尺,橋面距離河床約55公尺。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霧鹿(ブルブル)見張所

位於天龍橋旁的警戒所,即現在天龍飯店的所在地。

資料出處:毛利之俊,1933年,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

霧鹿(ブルブル)駐在所

位於マリナン溪及利稻溪的匯流處,匯流後稱為新武呂溪。本駐在所是關山越嶺道路最重要的駐在所,右側為棒球場及教育所,中間為事務室及宿舍。左前方溪流另一邊的小徑是通過天龍吊橋後的關山越嶺上坡道,通往利稻駐在所。

霧鹿(ブルブル)駐在所正門

左方山頭是霧鹿砲臺,更高處在大崙溪支線的稜線上還有サクサク(沙庫沙庫)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