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內本鹿(Laipunuk)是布農族的傳統領域,位於鹿野溪流域上游的集水區,包括今臺東縣海端鄉南境與延平鄉全境,西邊與之前高雄縣的桃源鄉與茂林鄉接壤。全區北邊有見晴山(2720 m)、猿邊山(1997 m)、和原山(2055 m);西邊有出雲山(2772 m)、內本鹿山(2459 m)、萬山(2522);南邊有基利山(1850 m)、本野山(2216 m)等。全區地勢較為緩和,布農族沿著鹿野溪的溪邊、山坡及稜線上建立了20個聚落。

內本鹿警備道路是日治時期開鑿的理蕃道路,自臺東廳北絲鬮(今卑南鄉初鹿村)起,沿北絲鬮溪(鹿野溪)西行,經過內本鹿地區,於薩庫薩庫(サクサク)鞍部越過中央山脈,至高雄州屏東郡的藤枝,全長約126公里,道路寬3 至6 尺。第一期工程自1924年(大正13年) 6月1 日至1925年2月2 8 日,從北絲鬮溪分遺所開始,沿途設置溫泉、清水、松山、嘉嘉代及桃林五處駐在所。1925年繼續延伸至中央山脈的州廳界鞍部,並加設橘、壽、常盤、朝日及出雲等五處駐在所,於1926年完工。西段高雄州境內的道路闢建是從1924年11月16 日開始,至1928年完成從藤枝至州廳界鞍部的道路,沿線設置頭前山、溪南山、石山、瀧見、檜山、日の出、見晴等七處駐在所。內本鹿警備道路在藤枝附近銜接六龜警備道,可南下至濁口溪北岸的大津及西北越過寶來溪到喀尼(雁爾社、桃源)的日本橋,再接上1931年完工的關山越嶺道。內本鹿警備道路全線以楓、嘉嘉代、桃林、橘、壽駐在所間最為陡峭,多崩塌地及斷崖,通行困難。

內本鹿警備道路沿線的原住民部落多分佈在州廳界以東的內本鹿地區,屬於布農族施武群(郡社群)。依據昭和7年(1932年)12月的統計,從州廳界到溫泉為止,所有駐在所轄區內計有20社,共165戶1597人。

內本鹿警備道路自1928年全線完工後通行數年,因1932年的大關山事件,日本警方陸續將居住在內本鹿地區的布農族聚落搬遷到花東縱谷鹿野溪、鹿寮溪下游匯入卑南溪的地帶。1941年內本鹿事件之後,內本鹿的布農族住戶全數被迫遷出至現今臺東縣延平鄉境內的桃源、紅葉、鑾山、武陵及永康村落。內本鹿警備道路自此失去原有的功能開始廢棄,舊部落也消失在荒煙漫草間。近十餘年來布農文教基金會持續推動探訪內本鹿傳統領域的活動,製作部落地圖、紀錄各部落及駐在所的分佈、傳統知識、歷史事件等。

內本鹿警備道路東段

自臺東廳北絲鬮溪(今延平鄉桃源村)至接近中央山脈主脊的出雲駐在所。沿線的布農族聚落大多集中在楓、桃林、橘、壽、常盤、朝日等駐在所附近。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臺灣全圖(昭和9年6月,增補改訂第三版)

內本鹿警備道路西段

自接近中央山脈主脊的見晴駐在所至頭前山駐在所。接著在附近銜接六龜警備道,可北到喀尼(ガニ,高雄桃源里)的日本橋分遣所,再接上關山越警備道。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臺灣全圖(昭和9年6月,增補改訂第三版)

六龜警備道於1916年興建,其目地在圍堵布農族郡社群 (施部郡) 及魯凱族,以保護六龜、美濃一帶平地人的製腦業、土壠灣發電所及其他荖濃溪開墾區的居民的安全。因此步道幾乎沿著稜線呈直線配置,沿途架設各種防禦用的工事(如通電鐵絲網及電話線)。全程53公里設置包括上寶來、頭前山、馬里山、瑪加四處監督所,以及五十四處密集的駐在所或分遣所,由北往南分別為:日本橋、品川、川崎、神奈川、程谷、戶塚、藤澤、平塚、大磯、小田原、箱根、三島、沼津、原、吉原、蒲原、由井、興津、江尻、府中、丸子、岡部、藤枝、島田、金谷、日坂、掛川、袋井、見付、濱松、舞阪、荒井、白須賀、二川、吉田、御油、赤坂、藤川、岡崎、池鯉鮒、鳴海、宮、桑名、四日市、石藥師、瑪家、莊野、龜山、關、坂下、土山、水口、石部、草津、大津。整個道路是以日本東海道五十三次(江戶時代從江戶到京都的驛道所經過的53個宿場)的名稱命名,約在大正15 (1926) 年之前都還架起鐵絲網通電。各分遣所裡大多是日本人和臺灣人混住,用水需去溪谷挑水。1920年之後,隨著原住民偷襲事件的和緩及陸續歸順,於1926年4月全面停止送電。同年12月京都帝國大學在六龜庄正式成立「臺灣演習林」,六龜警備道遂轉變為周邊的聯絡道路使用。最後僅剩下日本橋、小田原、沼津、蒲原、興津、藤枝及大津等分遣所(江崎悌三,1932,第二回臺灣採集旅行記:關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