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關山越警備道路起自高雄六龜,向東越過大關山啞口到達台東的關山,全程約爲171公里。自昭和元年 (1926年)起從東西兩端分別開鑿,全線於昭和6年 (1931年)2月竣工。沿線每5至6公里處便設有一處警察官吏駐在所,也設有數處砲臺(如霧鹿砲臺、サクサク砲臺)用以監視原住民。關山越警備道路首次先出現在昭和9年(1934年)的『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增補改訂第三版(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日日新報社株式會社)。之前出版的『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大正五年 (1916);『五萬分一地形圖』,大正13年-昭和19年(1924年-1944年)等圖,自能高山至南大武山,沿中央山脈兩側均為空白,無關山越嶺道路部分。

關山越警備道路從六龜起沿著荖濃溪上溯,途經荖濃、寶來、ハイセン (排剪、高中)、ガニ (喀呢、雁爾、桃源)、濁水溪、ビビユウ(復興)、ラボラン(梅蘭)、ラックス(樟山)、マスホワル(梅山) 、新關、嶺關、中之關、檜谷及大關山駐在所,在關山埡口翻越中央山脈最高點的台東廳-高雄州境界(海拔2930公尺)。

關山越警備道路西段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昭和9年6月,增補改訂第三版)

隨後東入台東里壠支廳,開始東下關山、向陽、ハリポソン(哈利卜松)、カヒモス (戒莫斯)、マテングル(摩天繰)、リト (利稻)、ブルブル(霧鹿 )、二見、エバコ (下馬)、佳保、新武路、逢坂、鈴鹿 (初來)、ハイトトワン(海端)、楠等駐在所及部落,抵達里壠 (關山)。另外在東端加闢大崙溪支線,由エバコ (下馬) 向南上行至一條與古道平行的稜線,沿線備置有大崙溪、箱根、サクサク(沙庫沙庫)砲臺、大崙等駐在所。

關山越警備道路東段

資料出處: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昭和9年6月,增補改訂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