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九份黃金開採史
金瓜石有紀錄的金開採曾經高達3公噸,是全中國年產量的三分之二,前台大林朝棨與譚立平教授估計,金瓜石的黃金應達500-600公噸左右,東亞第一金都之稱號名符其實。黃金開採最盛時期,因人口聚集,各行各業亦進入這小小的繁華金都,地狹人稠再加上地形之故,有效利用空間延山坡搭建屋舍,形成特殊的山城聚落,據說,當時許多美食佳餚都聚集到此處,繁榮景象為其贏得「小上海」、「小香港」稱號。
金瓜石九份採金大事紀
九份和金瓜石的採金歷史
清康熙年間即有記載金瓜石九份地區產金,1684年諸羅知縣李麒光《臺灣雜記》敘述:「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主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番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氣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圖一)因清廷禁止採礦,二百多年來僅有原住民撿拾砂金。直到1890年劉銘傳建築基隆臺北鐵路期間,築路工人在八堵附近河床砂礫中發現砂金(圖二),逐漸溯流而上至大粗坑,至此湧入大量淘金人潮(圖三),到1892年官方設立金砂局,開辦金砂事務。隨後1893年在九份發現金礦,1894年金瓜石本山礦體發現金礦,湧入採金人潮,自此展開此地的黃金開採史。
日治初期, 1895年9月延續舊制於瑞芳設置砂金署管理(圖四),12月高達2千人領照淘取砂金。1896年1月以破壞河道山林為由,停止民間採金,同年9月頒布「台灣礦業規則」(圖五),10月8日核准藤田傳三郎取得基隆山西邊九份礦山(時名瑞芳礦山)礦權;東邊金瓜石礦山礦權,則在10月26日核准發予田中長兵衛(圖六)。1897年發現武丹坑(牡丹坑)金礦,1898年連培雲及周步蟾等人採掘失敗後,武丹坑(牡丹坑)礦區礦權於1899年輾轉讓與木村久太郎,至此九份(瑞芳)、金瓜石、武丹坑三礦鼎立,稱為台灣三金山(圖七)。
雖然九份與金瓜石都產金,兩個地名常聯想在一起,但兩地金礦生成的地質條件並不相同,我們可以從這張金瓜石礦產地質與礦床圖(圖八)看出,九份礦區的黃金大多生成在稍為易碎的砂岩,以葉狀或樹枝狀出現於石英脈中;而金瓜石礦區的黃金則是生成於堅硬的侵入安山岩,多以較高純度之散點狀或海綿狀與重晶石及褐鐵礦等共生。因此衍生出兩地不同的管理和開採方式,也造就截然不同的礦區文化與生活型態。
1896年10月8日藤田傳三郎取得礦一號九份礦山(瑞芳礦山),面積1,903,723坪土地的礦權(圖九),開始引進現代化機器開採,礦區逐漸成形(圖十)。1914年藤田組評估九份礦區的富礦已被開採殆盡,遂由顏雲年將藤田組所有的管理權承租下來。顏雲年接手九份礦山之後,因熟知九份礦脈的特色,未沿用藤田組的機械採礦,利用採礦承包制,將礦區出租,分區以貍掘式採掘旁支礦脈,即現今九份四號坑與小金瓜附近的地表礦土與小礦脈(台語稱為「山皮仔金」),從這些山坡的小礦坑裡帶出九份產金的另一波高峰,在顏家的經營之下,九份進入出產金礦的鼎盛時期,同時也在附近開挖煤礦。當時繁榮的盛況,曾有俗諺云:「上品送金九,次品輸台北。」。九份自日治時期至戰後,交由臺陽礦業公司管理,直到1957年後開始衰退,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有很長期間採承包制度。
而金瓜石地區金礦開採均採直營方式,從不曾實施過承包制度。從1896年10月26日田中長兵衛取得礦二號金瓜石礦山,面積1,786,070平的礦權(圖十一),田中組在1900年設立第一製鍊廠(圖十二),並陸續興建第二、三、四、五製鍊廠,以大型機器、專用搬運台車道(tramway)、選礦場等進行規模性開採。1904年田中組在本山礦坑挖掘到硫砷銅礦,1905年又發現「長仁礦床」的含金硫砷銅礦(圖十三),在水南洞成立全台唯一的乾式製鍊所(圖十四),1913年併購木村組的武丹坑礦區(圖十五),除黃金產量連續五年將近3萬兩(每公斤26.667兩),銀年平均產量維持在4萬兩左右,銅產量更在1914年創下1875噸的最高紀錄,金瓜石遂轉變為金銀銅礦山。(圖十六)1925年田中組將股份轉讓後宮信太郎,成立「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1929年興建本山六坑的電車道,開啟燦光寮山新礦脈,開採含量豐富的硫砷銅礦脈與長仁礦床發現的金礦富體礦,使金瓜石礦業再創高峰。1933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買下金瓜石鑛山,創立「台灣礦業株式會社」,翻新設備、增加投資,並於水南洞山坡上興建新式浮選礦場(即十三層遺址),在台灣礦業株式會社的經營之下,金瓜石產量曾高達近7萬兩的高點,被譽為「亞洲第一貴金屬山」。
戰後管理空窗期,盜金客紛紛湧入礦區,1946年成立「台灣金銅礦物局籌備處」與「台陽公司」,由政府派員監理,1949年金瓜石礦區重啟銅礦生產,並實施出「以銅養金」的經營方式。1955年,台灣金銅礦物局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簡稱台金公司),引進國外技術及設備,銅礦生產逐年增加。1967年九份礦山大量採礦期結束。1971年,金瓜石礦山改為冶煉加工。1973年金瓜石的金銅產量也逐漸枯竭。1977年台金公司營運重心轉以礦物冶煉加工為主。1981年在水湳洞附近興建禮樂煉銅廠及貴金屬精煉廠,採直接氰化法處理礦石,提煉純金、純銀與銅金屬。1985年台金公司不斷虧損縮編,將金瓜石礦區的礦場、加工廠標售,由台糖接管產業,禮樂煉銅廠併入台電。1987年宣告歇業,金瓜石百年的產金歲月就此結束。(圖十五)
老地質學家的「黃金」歲月
日治時期金瓜石礦坑,金礦與銅礦都已開挖得很厲害,尤其打仗時需要銅。民國五十年代,因為國家工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硫磺,經濟部計畫開採金瓜石和九份兩個礦區的硫磺、黃鐵礦,「金瓜石產銅在世界上很出名,產金也很出名,所以本來只要找硫磺,結果經濟部決定整個調查一下,所以要我和黃教授(黃春江)做地質調查。」臺大地質系名譽教授王源教授說。「當然,大部份的人最有興趣的還是那裡的金子。」以下是王源教授的回憶紀要:
隧道長度從台北到鵝鑾鼻
金瓜石礦坑的隧道多長呢?差不多有400公里,也就是台北到鵝鑾鼻的距離。當時金瓜石本山礦區(主要的坑道)是由上面(海拔高)開始開挖,中心就落在第五坑,上面的還有第一坑、第二坑、第三坑,第四坑普通不用,這個在挖礦的時候不用,因為四跟死的諧音。
(王源教授訪談:隧道長度從台北到鵝鑾鼻)
挖掉的金瓜石本山
清朝初期中國人就曉得台灣的北部有一座外型很像「雞籠」的山,所以叫做雞籠山。日治時期才換成基隆山,但主要的金礦是在旁邊的金瓜石本山,海拔不高,但整座山都是礦,因為出露出很硬的一塊山頭,所以當時便從上面一段一段的挖,挖掉一、兩百多米,現在剩下的本山外貌也就剩下三百米左右。金瓜石主要的礦脈即在本山裏頭。「所謂礦脈,實際上是長長的一個板,在地圖上看起來一是個線,但其實整個到底下去的話是一個板,這個叫做礦脈,那主要的礦脈是南北向,那南北向中間的部分叫做本山」王教授回憶說。
(王源教授訪談:挖掉的金瓜石本山)
工人草鞋都沾金子
本山礦脈呈南北向,後來日本人發現了右邊有好些線狀礦脈的小傢伙,有的是一包一包袋狀,本山東邊的這個礦區黃金還很多,光復以後都還在挖,每個包最少最少兩三公噸的黃金。有時發現了一個包,甚至到十個公噸,約折合現在50億新台幣。所以當時金瓜石、九份礦工,工作草鞋是不讓你拿回家的,因為上面都沾金子。
一半的黃金都被偷掉
金瓜石的黃金量相當多,統計整個日本人時代,至於清朝的時代不曉得,大概有四、五百公噸,王教授說:「…假如是數字上統計起來五百公噸的話,另外五百公噸是跑掉了,為什麼?黃金的礦跟其他的礦不一樣,都是要偷,拼命偷掉,再用再嚴厲的辦法都要偷,怎麼偷法呢?工人出來的時候都要檢查,並且還要叫他睡在這個便所裡頭,給他瀉肚子,他會吞,女工的話能夠插進去她就插,所以女工也嚴密的查以後才會放,並且出來不是那天就放,過了幾天再放,世界都是這樣子,金瓜石也是一樣」。
(王源教授訪談:一半的黃金都被偷掉)
廢土還可以洗出黃金
早期九份金礦區金子都是用洗選的方式處理,這個方法比較粗糙,丟掉沙土中的黃金遠比洗選到的還要多,只能拿到部份的金子。金瓜石岩石中的金子更小,1940年附近,日本人用氰化物酸溶的化學方法來取金子,拿了不少黃金,但那些化學藥品非常毒,但因為可以取的黃金,所以當時礦區的廢土挖了再挖,實際上金瓜石那些山坡都挖了好幾次。「世界上都是一樣,世界上的金,黃金的礦山都是洗了又洗,洗了好幾次啦,方法進步的話,那人本來丟掉東西,這是我的喔,不讓給你。」王教授說。